涠洲岛涠洲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北临广西北海市,东望雷州半岛,东南与斜阳岛毗邻,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西面面向越南。 涠洲岛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6公里,总面积24.74平方公里 ,岛的最高海拔79米。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95%以上的地层是火山岩组成,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有“蓬莱岛”之称,是中国 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 涠洲岛辖区内总人口1.5万人, 人口的85%以上都是客家人,热情好客,勤劳淳朴。人文景观主要有三婆庙、天主教堂 、鳄鱼山景区、滴水丹屏景区、石螺口景区、天主教堂景区和五彩滩景区等。 2020年12月16日,拟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景区景点 三婆庙 三婆庙又称后天宫,建于清乾隆三年。利用海蚀洞做天然屏障,庙与岩洞巧妙结合在一起,高度体现了涠洲人的劳动智慧。三婆庙之名,据说是福建妈阁庙,台湾妈祖庙的别称。三婆庙的传说充满神奇色彩,院外花木茂盛,岩石纵横,曲径旁通,直达山间,风景幽雅。庙侧绿荫下,有几口仙人井,涌泉常溢不断。井水有口甘生津,清凉解毒之效。庙内,香火不断,拜祀、求签者络绎不绝。 鳄鱼山 南湾鳄鱼山景区,包含了鳄鱼山、五彩滩、红色广场、南湾海洋运动公园以及部分海域,总面积是3.8平方公里。南湾鳄鱼山景区以美丽的海岛风光、典型的火山地质遗迹、奇特的海蚀微地貌景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舒适宜人的气候闻名海内外。 天主教堂 圣堂景区位于涠洲岛盛塘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晚清四大天主教堂”之一。教堂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士建于1853年,历时10年建成,主体建筑保存较为完好,是中西文化融合共生的历史见证。整座建筑主要取材于海底珊瑚沉积岩,运用周密的力学设计建成,是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哥特式教堂,外表高耸的罗马式尖塔有着“向天一击”的动势,造成一种“天国神秘”的幻觉,堪称别具一格。 五彩滩五彩滩,位于涠洲岛东部,因退潮后,海蚀平台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而得名,是岛上观赏海上日出的绝佳地点之一,退潮时,大片的海蚀平台裸露出来,经过海水打磨,犹如一幅幅印象派艺术画卷。在五彩滩,可以同时看到海蚀崖、海蚀洞、和海蚀平台三位一体的地质结构;还可以看到涠洲先民就地取材修建房屋而留下的古采石场 石螺口石螺口景区因海滩形状像一个螺口,还有各种各样的海螺分布,故而得名;海滩周围有着涠洲岛生长最好、面积最大的珊瑚礁群。作为最浪漫的西部地带,石螺口景区以其独特的珊瑚沙滩、清澈如镜的海水和最适宜观赏缤纷的珊瑚世界吸引着游客们纷至沓来,是观海上日落的最佳地点之一。 滴水丹屏滴水丹屏原名滴水岩,位于涠洲岛西部的滴水村,由岩石形成的悬崖峭壁是典型的海蚀地貌,裸露着的岩层,红、黄、紫、绿、青五色相间,纹理十分清晰,崖顶之上藤树缠绕,红花绿叶倒挂崖头,展现出旖旎多姿的色彩,故称“丹屏”。巨崖岩层上长年涌动着水珠,不断地向崖下滴落,所以取名“滴水”。滴水丹屏的形成堪称是中国火山景观的奇迹。 珊瑚礁国家级海洋公园广西涠洲岛珊瑚礁国家级海洋公园位于北海市南部海域,是全国10个获批建设的国家级海洋公园之一,总面积2512.92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1278.08公顷,适度利用区1234.84公顷。涠洲岛珊瑚礁主要分布于涠洲岛北面、东面、西南面,是广西沿海的惟一珊瑚礁群,也是广西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珊瑚分属26个属科、43个种类。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南海区特色生态系统,具有高生物多样性、高生产力的特点。 涠洲岛灯塔涠洲灯塔位于涠洲岛之巅,1956年设立,原为铁架结构,1969年改建为石塔。2002年,广东海事局拨款100多万元重建后的涠洲灯塔,高22米,内设旋转楼梯,上落方便,梯级铺贴红色花岗岩面层,塔身内侧贴白色瓷砖,外侧面贴白色仿石砖。灯塔采用高级铝合金刚化玻璃水密窗,耐腐蚀、防水性好;塔的底部和悬挑室底板处巧妙地开设通风孔,使灯塔内部长期处于通风透气状态;塔顶安装上海产铜制灯笼,灯光射程18海里;灯塔上部设计有瞭望台,可观赏全岛风光 。 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位于涠洲岛南湾鳄鱼山景区游客中心综合楼二楼,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整个博物馆主要以火山地学为主体,以科普展览为主线,展览区内以图、文展版及实物标本陈列为主,再与声光电、电子沙盘、仿生、虚拟现实、全息投影、二维码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形式,来重点突出涠洲岛的火山岛特色,是一个集火山地学、海洋(历史)文化、科研、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自然科学馆。 人文风俗 古诗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明代剧作家、诗人汤显祖被贬谪赴任徐闻县典史,游览涠洲岛后留下一首诗《阳江避热入海,至涠洲,夜看珠池作,寄郭廉州》,其诗云:春县城犹热,高州海似凉。地倾雷转侧,天入斗微茫。薄暮游空影,浮生出太荒。乌艚藏黑鬼,竹节向龙王。日射涠洲郭,风斜别岛洋。交池悬宝藏,长夜发珠光。闪闪星河白,盈盈烟雾黄。气如虹玉迥,影似烛银长。为映吴梅福,回看汉孟尝。弄绡殊有泣,盘露滴君裳。从诗中的描述来看,汤显祖是从海上来看涠洲景色的,在明代,涠洲岛就是一个人群聚居的地方,当时涠洲已具一定的开发程度。 风俗涠洲岛客家来源历史 涠洲岛产生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生活在涠洲岛的原始居民是与赣、闽、粤、浙等南方地区同一族属的百越民,他们“各有种姓,互不统属”。秦汉以后,由于北方汉子不断进入该地区,使得百越民,有的成批汉化,有的被强制迁往江淮地区,有的则退出平原,进入深山老林,成了历史上曾经名藻一时的“山越”民。两晋之际,尤其是唐宋之际,由于北方不断遭受战争的摧残,农村经济凋敝,因而使得大批难民渡江南下,另求生计。在经过不断辗转迁徙之后,部分移民来到了涠洲岛,与当地土著相互杂居,并在相对封闭的社会与自然条件下,与土著民相互融合,从而创造出一支以汉文化为主导的、与周边文化相区别的地域文化,这就是客家文化。 涠洲岛妈祖 和中国沿海其他地区渔民一样,涠洲居民大多敬妈祖(当地人称“三婆”,因妈祖在其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为神明。涠洲三婆庙(又名妈祖庙,天后宫)位于涠洲岛南部南湾港北部,庙建于火山悬崖峭壁下,依山傍海,建筑别致。因原天后宫由于处在悬崖峭壁下面,非常危险,便在它的前面模仿新建一座天后宫。庙宇呈褚红色,院内有棵老榕树蔽日成荫。每逢年节、渔船出海和返航,居民用鸡鸭鱼肉、珠宝敬拜,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生日和农历十月收获季节,渔民均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谢三婆保佑平安、丰收之恩。此举当地人称给三婆“还福”。涠洲岛三婆出游活动每年都举行一次,一般为年末举行。 价格信息船票: 涠洲岛的船票单程票价有150元,180元,240元,240元和300元五种价格,轮船的内部分为上、中、下三层。150元的船票座位主要集中在下层,180元和210元的船票座位主要集中层,240元和300元的船票座位主要集中在上层 船票售票点及营业时间:国际客运码头07:15-18:00、华美广场07:15-22:00、旺盛路07:15-22:00 上岛门票: 一、成人票98元/张 二、老人、儿童、学生、残疾人、军属及退役军人优惠票49元/张 适用条件:60周岁(含)至65周岁(不含)的老人;6周岁(不含)至14周岁(含)或身高1.2米(不含)至1.4米(含)的儿童;24周岁(含)以下的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学生(国内全日制统招本科、大专、中专、高职院校学生,不含研究生、成人教育、自考生、短期进修院校学生),凭有效注册在读学生证或学生卡;残疾人:持残疾人证,军人家属:现役军人本人所携的配偶和18岁以下未成年子女凭结婚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退役军人:持退役军人凭优待证等有效证件。 三、北海市民、北海警察票30元/张 适用条件: 本地户口游客凭本人身份证原件购票。外迁入户藉人员、持临时身份证、户口本、居住证等相关证件到涠洲岛西角码头地质公园门票售票处购买门票。迁出北海市户藉不享受优惠。 优惠时间:除元旦、春节(年初一至元宵)、清明节、广西“壮族三月三”、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暑假(7月1日至8月31日)之外的所有时间段。 四、免票 1、儿童: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 2、记者:持国家新闻出版署签发的记者证。 3、带团导游:持导游证及出团单,出团单须附有旅行社盖章、上岛当天行程、游客人数、名单、带团导游姓名、导游证件号等,手写无效。 4、老人:65周岁(含)以上,凭本人身份证原件。 5、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参战退役军人、“三属”、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6、本岛居民。 7、驰援北海的外地医疗、卫生监督、公安、交通保障等抗疫人员及同行人员(同行人员不超过3人)。 抗疫人员凭北海市统一制作“驰援北海纪念旅游卡”、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参战退役军人、“三属”、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记者、带团导游请持相关证件到涠洲岛西角码头地质公园门票售票处办理免票。(“三属”指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 景区观光车 一号线:20元/人,观光路线:南湾鳄鱼山景区游客中心——鳄鱼山景点; 二号线:20元/人,观光路线:滴水阁——鳄鱼山景点; 三号线:10元/人,观光路线:五彩滩游客服务站——五彩滩景点; 四号线:20元/人,观光路线:圣堂景区游客中心——圣堂景区。 购票方式:涠洲岛景区官方平台微信小程序 公交路线 路线1:北海福成机场—北部湾广场—3路公交车—国际客运码头—涠洲岛。 路线2:北海火车站—2路公交—3路公交车—国际客运码头—涠洲岛。 路线3:北海南珠客运站—15路公交车—北部湾广场—3路公交车—国际客运码头—涠洲岛。
文章分类:
文旅北海
|